2025年9月18日12时10分,随着上跨京沪铁路施工调度命令正式下达,由成都西南交通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施工总承包的“石热入济配套管网与京沪铁路立交工程”迎来关键性节点——上跨京沪铁路2×80m预应力混凝土T构桥正式启动转体作业。历时60分钟的有序组织,总重量约1.4万吨的混凝土T构,完成90°转体后安全、精准到达设计位置。该项目转体的顺利实施为桥上热力、供水、中水等管道的贯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石热入济”长距离输送供热工程的核心环节,同时也是2×66万千瓦先进燃煤机组配套管网的关键通道,该项目自规划之初面临重重挑战。要实现近远期8根市政管线穿越京沪铁路的需求,地处8~15m深路堑,石灰岩地层且存在岩溶、破碎带分布不均等不良地质,给方案设计带来极大困难。
北京分公司项目负责人介绍,在石热入济配套管网与京沪铁路立交工程的管线穿越铁路方案设计过程中,最初考虑过下穿铁路方案,但经综合研判后,该方案存在三大核心风险:一是深路堑地段顶管基坑开挖深度过大,安全风险高,线路加固便梁运输困难;二是京沪铁路为国铁Ⅰ级繁忙干线,行车密度高,上下行天窗点时间不统一,施工组织难以协调;三是邻近铁路区域勘察受限,无法精准探明溶洞分布,存在顶管施工安全隐患。为保障铁路运营安全,打造“百年工程”,团队转换思路,推陈出新,最终提出“上跨桥转体施工+桥面铺设管线”方案,不仅能最大程度降低对京沪铁路运营的干扰、大幅降低施工风险,还可规避因地质错综复杂导致的潜在隐患。经建设单位多次组织专家论证,一致认为:在特殊地形地质条件下,为规避潜在的风险和隐患,“转体桥上跨铁路”是保障铁路运营安全,实现管线高效穿越的最优选择。
此次转体的成功,不仅实现了我院在济南铁路局管辖内“转体桥梁上跨繁忙干线铁路”零业绩的突破,更标志着我院在大体量、高难度EPC项目中已形成全链条技术公关与过程管理的良好态势。
我院将继续努力,持续推进后续管线贯通工作,以“匠心工程”助力济南构建更安全、更高效的城市基础设施网络,为服务国家能源战略、保障民生需求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