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项目展示 > 建筑设计 > 教育文化
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3号教学楼建筑方案
西南交通大学体量最大的建筑

项目性质         教育建筑

业主                西南交通大学

设计团队         JDD建筑创作中心

基地面积         可修建场地约390hm

地上建筑面积    65000㎡

地下建筑面积    9078㎡

结构形式          框架剪力墙结构







项目为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的一栋现代化的,集教学、研讨、公共研究以及一部分办公的综合性教学楼。基地位于校图书馆、土木馆(4#教学楼)、2#教学楼和湖围合的一片空地。我们的建筑位于已修建成熟的教学组团的核心腹地。校方希望创造一栋现代化的大型教学楼(体量和高度远超过校内其它建筑),成为引领整个校园的标志性教学楼。  






设计伊始,如何应对当下正在不断更新的大学教育需求,是校方提出的研究课题和设计要求。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学校建筑,特别是教学楼,都保留了一个内部走道串联教室的整齐、经典的排布特点。而当下,大学教育的教与学的互动、沟通研讨方式等都已然改头换面,伴随教育变革而产生的“扩大走廊、公共露台、开放研讨教室、小型中庭”等更为开放和公共化的空间成为老师和学生课余研讨的首选。


开放的集体研讨和楼宇中的社交活动对于每天身心投入于稍显“枯燥”的学术研究活动的老师和学生有格外的意义。曾经的教学活动将被重新阐释,更重要的是,相同抑或不同专业的教授、老师、学生在这样的社区环境中平等的学习和探讨,学术资源共享得以实现。这栋新型教学楼设计的核心要素是“包容、均好、高效、社交空间、便捷可达”。


为了迎合进入场地的多个人流方向,似乎形成一个“主入口”的传统模式并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我们想为使用者在最开始进入建筑的时候,提供一个视觉、行为、路径都直接可达的共享中庭,解决多向人流导向功能的同时,为各项公共活动的开展提供场所和空间,这样的研讨型的社区公共空间正是学校目前迫切的需求。(经过调研,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教室储备充足,室内的公共空间缺失)







1—4F的中庭空间由出挑平台围合构成,原本平面化的中庭空间就被立体的社交活动围绕,在每一个平台上开展的活动被垂直划分具有自身的领域感,但是视线和交通路径是直接可达的——可以看到,每一层平台都被楼梯直接串联,这些楼梯在分担低层大量聚集人流的疏散功能的同时,保证了每一个平台的便捷可达(看到它,走过去、使用它)。根据使用者的数量测算,平台面积向上递减。



还“绿色”予校园,消除建筑造成的场地隔绝感,除中庭和必要的交通体,整个建筑的一层完全架空,开敞的半室外空间,将建筑内部空间向外延伸,使用者的活动同时被带到了半室外的架空空间和室外的开敞绿地。



从核心交流带看3号楼。


从外部看,整栋建筑被净白的混凝土水平线条包裹,建筑素雅又不失壮观,避免了大面积玻璃幕墙的出现。




在图书馆前广场看3号楼。




共处和谐的3号楼和校图书馆。


返回上一页